2019-04-01 10:56:39來源:華圖教育
資料分析主要分為文字類資料、表格類資料、圖形類資料和綜合類資料(主要是前面三種基本資料的組合)四種基本形式。雖然整體難度不大,但許多小伙伴做題速度很慢,把大量時間浪費在了閱讀材料上,今天就教你閱讀材料的正確姿勢。
1、文字快速定位法
特點: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文字資料,其主要特點是數據含量大,數據關系復雜。文字資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結構和總分結構組成,可借用語文文章閱讀中的段落結構分析法來理清各個相關數據間的并列或總分關系。
關鍵點:
①時間,把握材料給出的時間,而時間一般是在文字材料的段首。段首給出的時間一般就是整篇材料統(tǒng)計數據的時間。
②統(tǒng)計指標,統(tǒng)計指標一般就是在每一句話的句首。我們需要根據題干中所涉及到的統(tǒng)計指標結合材料找到相應的數據,進行列式和計算。那么我們在閱讀材料的時候把統(tǒng)計指標勾畫出來之后,待會兒找的時候就能夠很快的找到相應的數據。
2、表格交叉法
特點:這種方法適用于表格材料,其主要特點是數據量大,分類清晰。表格由標題(包括單位)、橫標目、縱標目、表格的數據和注釋等組成的。表格的數據在橫標目和縱標目的交叉處獲得,它是對橫、縱標目兩方面的結合的描述。
3、圖形要點抽取法
特點:這種方法適用于統(tǒng)計圖,其主要特點是數據量相對較小,數據趨勢明顯。統(tǒng)計圖樣式多種,要從不同的要點入手。
關鍵點:
①圖形的標題,標題中的時間和內容都是需要認真閱讀的。
②直角坐標系的橫縱坐標,對于橫坐標的左端點需要我們格外關注,因為有的時候左端點經常會出現特殊情況,比如給出合計量或整體量。
③圖例,圖例是對應的統(tǒng)計指標,我們遇到的圖形材料一般都是復合型的材料,一篇材料中會出現多種圖形,需要我們區(qū)別每種圖形對應的統(tǒng)計指標,并注意統(tǒng)計指標是否為合計量、累計量,以及有無包含關系。
4、綜合分析法
特點:綜合資料是將文字資料、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兩種或兩種以上綜合在一起,同時出現的一種題目,增加了考試的難度,其考查的難點在于弄清文字、表格或者圖形的實際含義和彼此之間的內在關系,特別是事理關系和數理關系。
以上就是不同材料的閱讀方式。在閱讀時,我們要做適當標記,這對迅速而準確的答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標記材料的體系與結構(結構閱讀法);
二、標記時間表述、單位表述等重點信息;
三、標記需要引起特別注意的信息,例如和一般表述不太一致的信息或者考生容易遺漏的信息;
四、需要的時候可以在材料當中標記需要進行計算的數據;五、雙單位圖中可以在圖形與雙軸之間做連線標記;
六、在有關聯的多個圖之間互相標記有用的數據信息;
七、多種不同材料之間,數據的相互引用與標記。